电波连着我和你——档案中看新中国首都广播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首都,北京的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播电波早已覆盖京城的山山水水,成为百姓生活中获取新闻和娱乐休闲的良师益友。
我对广播电台各时期认识有不同
而在小时候,我对广播电台的印象很简单。那就是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都顾不上吃饭,头一件事就是盯着听广播节目“长篇小说连播”,《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红岩》、《红旗谱》,还有后来的《金光大道》、《艳阳天》……很多当年的文学经典,都是从广播里最先接触到的。当然还有“小喇叭”里的“小叮当”……
工作以后,我发现电台新闻广播还有种特殊播报形式——“用记录速度播送新闻”。一开始听着那慢条斯理的播音速度,真让急性子的笔者心里起急。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一是收音机不够普及,二是广播电台的发射机功率不够,很多农村、部队、机关、学校都只能靠广播喇叭,听自己广播站的广播。那些广播员就是靠这些记录下来的新闻向更广大的“听众”传播的。
再后来,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工作中,被抽调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笔者,还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七条居委会”的房顶上架起了广播喇叭,靠借用“七条小学”的广播设备办起了一个人的“广播站”——这,也无意中成了我熟悉广播事业的第一步!
收音机从进口到国产 如今时兴袖珍的
“熊猫1501”
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小时候家里曾有过一台原苏联产的顶部带电唱机的电子管台式收音机,那玩意儿在当年可算得是个奢侈品呢!那时候时兴“5灯儿”、“超外差”的。据了解,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第一代收音机是“熊猫1501”。这款落地式的“国宝收音机”的机身约1.5米长、半人多高。绛红色的机身用4个柱腿撑起.集收音、录音、电唱为一体。这是1958年一机部十局下达任务,由前身为国民政府最重要的高科技军工厂的“南京无线电厂”研制,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作为“国礼”推出的,而且是专供毛、刘、周、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赠送给来访的国家元首的.在那时就超前地有了“调频”接收功能。该机型当年只生产了200台,售价640元。而在1956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工资标准上:上将和正部级(行政5级)官员的月工资标准是382元;机关办事员儿和准尉(行政24级)的月工资标准则只有45元;作为全国知名戏剧表演和导演理论家的老爸郭亮(杜巴),1931年“九一八”发生时,年仅16岁就开始组织学生抗日宣传活动,从此走上了抗日、进步新闻和文艺宣传工作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有不到200元的月薪;笔者更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拿到了大学本科儿毕业实习期满的工资(行政22级)56元,相比之下,熊猫1501可以说是一台“天价机”了。所以,在那个年代别说买了,能看到的人都非常之少。
而那些落地式和台式收音机都很笨重,不能满足随时随地听广播的需求。而且,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三转儿一响”中的“半导体收音机”也是要凭“票儿”供应的!所以,当时很多人就开始自己买零件攒半导体收音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各种款式的真正的便携式收录机和“随身听”——袖珍收音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笔者甚至拥有一个非常小的计步器收音机,可以一边健走锻炼,一边收听广播。经常看到身边儿不少遛弯儿的人,也是都手里拿个小“半导体”随时听着音乐或新闻。
我家的部分“收音机”
系列广播各显神通 曾红火一时
作者(左一)与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在电台直播室做嘉宾
虽然,随着电视、网络、移动媒体的兴起,广播的受众逐渐减少,但随时随地可以收听这一优势仍不可替代。新世纪到来前后,京城的广播又红火了一阵儿!当时北京电台的音乐、交通、新闻、经济、文艺、教育、儿童、体育、生活等系列台相继推出,并且在节目形式和吸引听众上各显神通,凝聚了不少铁杆儿听众。甚至由于广播节目主持人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不少痴迷某主持人的那或浑厚、或富有磁性的声音的“音迷”便时常会守候在北京电台大楼前,期待着一睹心目中最喜爱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光辉形象。
文章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dbkxxbzz.cn/zonghexinwen/2021/022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