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永不消逝的电波”,一起来革命场
5月17日上午,《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开幕仪式暨“来革命场馆学党史”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
两大展览同时开幕,回顾和展示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
两大展览同时开幕,既是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也是回顾和展示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发展,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分为“红色之城 英雄之城”、“众心逐梦 人民城市”、“伟大时代 美丽上海”三个部分,共展出展品139件/组,其中首次展出展品38件/组。不仅有上历博(上革博)多年来的旧藏,如辛亥革命上海起义时的陆军旗、《青年杂志》、五卅运动时期传单、上海民众慰劳团向新四军敬献的锦旗、贺友直《石库门风情》长卷等;也有许多是近年新征集所得物品,如陈一心以地下党员身份参加革命运动的文献、1992年股票认购交款收据、APEC领导人会议签名卷、上海东西部扶贫与援建的物品、抗击新冠疫情的见证物等。通过这些展品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跃升。
步入展厅即可看见基石装饰,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历程。展厅内设置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从家居装潢和市民生活见微知著。画家贺友直的《石库门风情》长卷与张弛的《海上揽胜》长卷组成新旧上海对比。“永不消逝的电波”互动展项引人注目。观众可在此亲手体验发报机发送情报,致敬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英烈。发报机背后的舞台装置图片由黑白至彩色,盘旋而上,配以巴金豪情一语“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象征革命走向胜利,党带领人民走向新生活。
展览开幕当天,上历博(上革博)特别邀请了两位五年级学生,作为小小讲解员进行部分展品的讲解。上历博(上革博)后续将推出“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情景宣讲、“留下你的红色印记”等教育活动,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党史学习氛围。
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上历博(上革博)共同主办的《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展览,以女性生活形态的变迁,作为透视百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窗口。100余件文物,涵盖书画、瓷器、玉器、服饰织绣、文房杂项、文献证章、老照片等,从中透视中国近代女性生活投射下的历史镜像以及她们身后新旧更迭的时代图景。
市文旅局推出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节目单”
现场还进行了“来革命场馆学党史”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市文旅局向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推出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节目单”的序幕。第一期“节目单”,涵盖全市35个革命场馆及旧址中的51个红色展览和30个社教活动。
列入“节目单”中的革命场馆和旧址,大部分都经过了或正在进行修缮或环境整治,这些焕发新生的革命文物建筑本身就极具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如即将开放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门头门楣保留石库门元素,建筑采用庄严的拱形石雕门设计和青红色砖瓦相结合的外墙,与隔街相望的中共一大会址新旧交融、相得益彰;5月4日重新开馆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靠近延安中路一排石库门头建筑的八个门洞、16根砖柱及门楣,修复材料取自天然石灰岩料,原汁原味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出的红、蓝两本《共产党宣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上海民众慰劳团向新四军敬献的锦旗,上海鲁迅纪念馆独家收藏的《故事新编》手稿、《毁灭》翻译手稿以及诗歌、杂文、书信等手稿,李白烈士故居展出的李白同时期的抗战期间军用电台接收部分,这些珍贵的实物史料将带给观众直观的视觉冲击。
修缮一新的多家场馆均对内部展陈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综合运用“声、光、电”形式,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演绎等多媒体展陈方式。如李白烈士故居在展厅中设置了发报的声音特效,保留了发报互动体验区;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借助“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
文章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dbkxxbzz.cn/zonghexinwen/2021/0518/594.html